一、房屋受损检测鉴定一般检测鉴定内容有哪些:
1、调查房屋的建造、使用和修缮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结构体系等资料;
2、建立总平面图、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结构平面、主要构件截面等资料;
3、抽样检测房屋承重结构材料的性能,构件抽样数量和部位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抽样部位应含有代表性的损坏构件;
4、检测房屋的结构、装修和设备等的完损程度、分析损坏原因;
5、检测房屋倾斜和不均匀沉降现状;
6、根据实测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按现有荷载、使用情况和房屋结构体系,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验算房屋现有承载能力;
7、根据实测房屋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按现有使用荷载情况和房屋结构体系,以上海地区地震反应谱特征,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验算房屋现有抗震能力并复核抗震构造措施;
8、检查房屋设备的运行状况。保护建筑质量综合检测方案和报告必须按规定报市房屋质量检测中心进行技术审查。
二、房屋受损检测鉴定项目实例——施工振动造成房屋损坏的实例
北京市密云县某新农村中学于2004 年3 月5 日下午至3 月6 日晚拆除2 层楼房时产生了较大和较长时间的振动,周围居民反映自己的住房被振动损坏。现场勘察,受振地区的房屋主要为砖木结构的单层房屋。据居民反映较大的施工振动是用机械向南拉倒南端部分楼体,楼体倒塌较近距围墙约0.50m。新农村永泰路43 号和新前街25 号至32 号等房屋建于80 和90 年代,少部分建于较近几年,个别房屋于去年进行了装修,这些房屋位于新农村中学的南面和东面。从现场查勘的部分房屋看,房屋存在以下十几种损坏情况:纵、横墙连接处普遍出现竖向裂缝,上宽下窄,仔细察看似为新裂缝;木屋架的柁、檩、瓜柱和前檐木柱有很宽的顺裂,裂缝有新的旧的,也有从旧裂缝扩展开的裂缝;吊顶与墙体交界处开裂;3 间新装修房屋普遍出现周圈的石膏*角线与墙体连接处脱开并断裂的现象;山墙盘头处墙体沿灰缝斜向开裂;部分房屋屋面瓦有局部下滑现象,有的高低进出不平;有两户的北房屋面瓦一起向南滑出约50mm,一户东房的屋面瓦和瓦底泥一起向东滑出约10mm;有一户房屋的后檐墙*部屋架处有三四块墙砖**,较大处约出10mm;木屋架的柁端与墙体连接处墙面局部**;木屋架的柁与柁下墙体连接处墙面开裂;有的木屋架构件连接处榫接拔出;木屋架处墙面的砖凹凸不平,有明显的新痕迹;其他还有墙面抹灰空鼓开裂、个别门窗玻璃破碎、木门窗开关不灵和梢垄抹灰局部开裂等情况。
这是一起典型的施工振动造成周围房屋损坏的案例。到目前为止,施工振动造成房屋的损坏的情况比较复杂,涉及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理论研究还不太成熟和透彻,鉴定案例较少,所以这类房屋损坏的鉴定是一项相当困难、全面和细致的工作。目前对建筑物的影响在定量评价施工振动时,较广泛采用的依据是地基振动的较大速度或加速度,至于是采用较大速度还是较大加速度*优越,还存在很大争议。实际上采用质点振动速度或加速度来评价的房屋振动效应只是房屋受振损坏的一个方面,单从这一点是难以反映出结构的真实受力状态和破坏机理的。**,根据结构动力学原理,在施工振动的作用下,房屋结构的动力响应与振源能量、频率和持续时间等特性,以及房屋结构本身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等因素有关。其次,房屋距振源距离、基础条件、质量、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和牢固程度,以及构件材料性能等情况也会对房屋受振损坏的程度产生影响。上述这些影响受振房屋损坏的因素,在振动事发前没有详细的检测记录和评估的情况下,在事后是不可能准确鉴定的。若要对这类房屋的受振损坏程度进行鉴定,需请有关的和技术人员详细检测记录,反复论证和评估才可以有个大致的结论,即使如此,某些房屋损坏现象还是很难做出结论的。由于密云县穆家峪镇新农村中学于3 月5 日拆除2 层楼房之前和过程中未对周围居民住房的结构特性和损坏情况进行检测和记录,故只能在事后对这些房屋的损坏做一些初浅的分析和论证,便于今后作为借鉴。
三、房屋受损检测鉴定——以火灾为例,检测内容如下:
1、根据混凝土外观和强度变化判断混凝土受火温度
1) 观察火灾作用后现场混凝土构件的外观特征,确定其表面温度
2) 根据混凝土表面强度变化判定火场温度。a. 测定回弹值。混凝土经高温作用并冷却后其微观结构受到损害,表面硬度发生变化,结构的各部位在实际火场中受热温度不同,各部位的回弹值也不同,故可用回弹仪检测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来判定其受热温度。一般来说受热温度越高,回弹值越小,回弹值降低率越大。
b. 用超声波检测判别。可以根据超声波在混凝土内部传播速度的改变定性地说明混凝土结构某部位的烧损程度,进而说明该部位的受热温度的高低,以此判断火势蔓延方向和起火部位。
2、检测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烧损程度
2. 1 检测混凝土构件的烧伤深度
混凝土中的Ca (OH) 2 受热分解,混凝土便呈中性,因此可用1 %的酚酞酒精溶液检测混凝土中性化深度,也即测定了混凝土构件的烧伤深度。也可采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构件的烧伤深度,实验证明,超声波脉冲的传播速度随混凝土被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可根据超声波在混凝土内部传播速度的改变来测定混凝土构件某部位的烧伤深度。
2. 2 检测构件的混凝土强度
受火后的混凝土结构,各构件的不同部位受损程度各不相同,且混凝土具有热惰性,在升温过程中,混凝土构件内部存在一定的温度场,构件内部温度要比外部受火面的温度低得多。因此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构件强度时,材料的变异使回弹值离散性较大,且不能测出烧伤层以内的混凝土强度。对于受火的混凝土结构构件,采用钻芯法是较准确的强度检测方法,但由于钻芯法属于半破损法,钻芯不宜过多,因此可将钻芯和回弹相结合,用钻芯法的检测结果来校核、校正回弹法的检测结果。
2. 3 检测和判定火灾后钢筋的强度和性能
大量试验表明:火灾对钢筋的影响比混凝土小,对于Ⅰ级、Ⅱ级钢筋经900 ℃以下的高温后其屈服强度、*限强度与常温时基本相同,经1 000 ℃高温后其强度下降10 %。由于钢筋构件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通常构件中的钢筋温度**此值,可以说火灾一般对Ⅰ级、Ⅱ级钢筋的影响不很大。但是,在600 ℃以上的高温却使冷却后的冷拔低碳钢丝强度大幅下降40 %左右,从中可以说明火灾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的影响较大,由于建筑荷载大部分承重在板上,从而破坏结构的整体性,造成*大的危害。
3、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烧损程度
火灾造成的结构构件损伤可分为轻度烧伤、中度烧伤、严重烧伤三类,三类烧伤程度标志如下:
轻度烧伤:火灾温度为150 ℃~550 ℃,构件仅过火;表面少量温度收缩裂缝,未形成裂缝网,表面混凝土颜色基本无变化;构件承载力降低不大于5 %。
中度烧伤:火灾温度为600 ℃~800 ℃,混凝土局部爆裂、露筋,表面形成热收缩裂缝网,烧伤深度小于20 mm;受弯构件跨中竖向裂缝在0. 3 mm~0. 7 mm ,挠度未*过10/ 150 (10 ≤9 m) 或10/ 200 (10 > 9 m) ;构件承载力降低5 %~10 %。
严重烧伤:火灾温度为850 ℃~1 000 ℃,混凝土严重爆裂、露筋,烧伤深度达20 mm~30 mm; 受弯构件跨中竖向裂缝在0. 7 mm~1. 0 mm , 并出现剪切斜裂缝, 挠度*过10/ 200 ~10/ 150 ;受压构件存在宽度在1 mm 左右贯通裂缝,有钢筋鼓出;构件承载力降低10 %以上。
4、验算混凝土构件承载力及加固修复
火灾后构件承载力的损失主要由钢筋抗拉强度损失和混凝土烧酥引起构件截面减小所致,因此可采用检测所得的钢筋强度和扣除烧伤深度之后的缩小截面进行构件承载力计算。对于灾后混凝土构件的基本加固方法是,铲除损坏的混凝土,必要时加钢筋来保证结构部件具有的承载力,按照需要的尺寸用相应的混凝土给截面复原,加固可采用置换、绕丝、粘钢和粘玻璃钢等方式。置换补强法即凿去被高温烧伤的疏松混凝土,用强度高一等级的新混凝土或环氧砂浆(适用烧伤较浅构件) 置换补强。绕丝法可用于加固混凝土柱或受火后斜截面破坏严重的梁。
凿去烧伤混凝土及混凝土保护层,用经退火处理后的<4 钢丝缠绕,钢丝间距20 mm~40 mm。绕好固定后再用钢楔*紧,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浇补至原有截面。采用粘贴钢板或碳纤维布加固时,应**凿除烧酥层,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清水将表面冲洗干净,刷纯水泥浆一道,用高强环氧类砂浆(大于M15) 修补整平至原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