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公司火灾后房屋结构检测鉴定项目实例展示:
1.概况
某工程为二层框架结构(在建工程),由于在一层局部堆放的杂物起火燃烧,以致一层柱和二层梁板混凝土受伤严重。为确保其安全性,相关方多次现场进行调查,并对结构进行实体检测,在实际检测与理论分析的基础
上,对火灾后的混凝土构件进行鉴定与加固。
2.火灾后现场检测与结果分析
火灾后,相关检测部门和设计单位对该建筑的结构损伤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测,检测范围包括:对所有受火区域的构件进行逐个外观检测,根据初步检测状况进行分区进行受灾部位的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裂缝宽度、变形和构件的损伤深度检测等。
2.1外观检测
24-2 6轴混凝土柱梁混凝土表面被熏黑(见照片1),1 9-22 轴混凝土柱梁剥落严重,钢筋已外露,17 -1 8轴混凝土柱梁边角剥落,钢筋未外露,混凝土损伤深度现场及钻芯检测达到5 0mm。
2.2 强度检测(详见表1)
1)钢筋力学性能检测结果:梁、板、柱内的钢筋的取样部位为构件受损严重处截取的标准试件。检测结果表明,本次火灾对混凝土结构常用的Ⅰ级、Ⅱ级钢筋的强度影响不大,其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均能满足工程要求。
2)混凝土构件采用超声波法检测烧伤程度,用钻芯取样法测试其残余强度。对1 7-25 轴混凝土柱梁采用钻芯检测,抽取2 0个芯样(着重抽取1 9-22轴柱梁),20个混凝土芯样平均值为3 4.0MPa,较小值为24 .6MPa,强度偏差较大。
2.4 变形
柱变形较小未*过规范要求,梁变形未*过规范规定的挠度变形*限([δ]=6000 /2 00=30mm)
3.结构构件损伤程度综合鉴定
综合检测与分析,依据《火灾后建筑结构检定标准》,该房一层1 7-2 4轴(包括24 轴)火灾后结构构件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下限水平要求,影响安全及正常使用,应立即进行处理,24-26 轴混凝土柱梁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下限水平要求,不影响安全,能正常使用,需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
二、火灾后房屋结构检测鉴定——火灾建筑安全检测内容:
1.地基基础
(1)基础有无松散、剥落或裂缝;是否有不均匀沉降造成的上部结构的开裂或局部破坏。
(2)基础有无明显水平或竖向相对变形。
(3)房屋底层地面及室外散水、地面有无裂缝、塌陷或明显变形等。
2.上部结构
(1)不均匀沉降裂缝和倾斜;
(2)裂缝、倾斜有无发展趋势;
(3)结构不同高度部分有无明显相对变形;
(4)结构构件的连接有无失效;
(5)主要竖向承重构件的裂缝或变形。
3.基本构件
(1)梁、柱、墙、板等构件的控制截面部位有无损坏;
(2)梁、柱、墙、板等构件的连接部位有无损坏;
(3)楼板有无明显开裂或变形过大;
(4)构件表面有无明显色泽和内部材质变异。
4.围护结构
(1)承重部分有无明显开裂或变形;
(2)有无明显渗漏、破损。
(3)围护墙体有无明显开裂或与主体结构脱开;
火灾建筑安全评定等级划分:
房屋危险性应按下列等级划分:
Ⅰ级:房屋结构或场地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发现危险点或危险构件,房屋结构安全,可按原功能使用。
Ⅱ级:房屋有结构或构件处于危险状态,存在安全隐患,不能保证正常使用。
Ⅲ级:房屋处于灾害影响区域中心,且结构已严重破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随时可能丧失整体稳定性和承载力。
三、火灾后房屋结构检测鉴定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需要进行加固处理——修复加固方案设计
1、根据结构形式的特点及火灾受损程度,并经相关*技术组综合论证,确定出修复加固总体方案。首先应确保结构的安全性,采用等强原则对构件进行加固,保证构件的原有承载力;还应确保加固部分和被加固部分的紧密结合及结构的整体性。修复设计总体方案如下:
1)对烧伤的柱、梁进行全面检查,凿除混凝土强度受伤的部位。用环氧结构胶进行分层修补,恢复原结构。
2)混凝土表面打磨平整后,根据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粘贴碳纤维加固,使得柱、梁达到原设计强度。
3)碳纤维粘贴完成后,相关方对柱、梁粘贴的碳纤维空鼓检查,如有空鼓现象,根据实际情况,对混凝土进行环氧灌浆,使混凝土恢复整体。
2.修复加固施工方案
2.1裂缝封闭及灌浆施工方案
1)对于<0.1 5mm的裂缝进行表面封闭,封闭材料采用环氧JGN-DN结构胶,将树脂配成腻子状,将裂缝周围清理干净,用腻子对准裂缝批嵌,宽为5mm左右。
2)对于≥0. 1 5mm的裂缝进行压力灌浆,采用双组份(甲乙组分配合比为4 :1 )低粘度改性特种环氧树脂9 2-02 # 配方,用*粘结剂将注浆口与裂缝对齐粘结。注浆口的间距根据缝长及缝宽,一般宽缝为稀,注浆口间距2 0~25 cm,窄缝宜密,注浆口间距1 0~15 cm,每一道裂缝至少各有一个进浆口和一个排气口。(注意,注浆口必须对中,保证导流畅通,注浆口并应粘贴牢靠。)然后进行裂缝表面封闭(为使混凝土缝隙充满浆液,并保持压力,同时又保证浆液不大量外渗,孔眼及注浆口除外),用环氧树脂浆液沿裂缝走向从上至下均匀涂刷两边进行封闭,形成宽度为5~8cm的封闭带。较后进行灌浆,灌浆可由低端向**进行。从一端开始压浆后,另一端的灌浆嘴在排出裂缝内的气体后冒出浆液时,可停止压浆,然后将灌浆嘴全部封堵,并留一注浆口继续灌浆,并保持一定的压力,时间数分钟以上,较后拆除注浆器,用*闷头封住,并拧紧。灌浆嘴处较后用环氧胶泥批平。
2.2 粘贴碳纤维施工方案
首**行混凝土表面处理,磨去原表面,混凝土转角部位加工成半径≥2 cm的圆弧。再次分别进行涂底胶和找平胶。较后用粘贴剂粘贴碳纤维布。粘贴碳纤维布(现场气温应≥5 ℃,搭接时需错位,搭接长度≥10 cm)时,滚筒只能顺碳纤维方向从中间向两头滚压或从一端滚压。多层碳纤维粘贴时,负板和压板要分层粘贴。在较外一层碳纤维布的外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粘贴胶,形成良好的封闭层。
四、本公司除办理火灾后房屋结构检测鉴定,还承接以下全国业务范围:
房屋检测项目:
1. 既有建筑物结构性能和质量安全检测鉴定;
2. 程事故检测鉴定;
3. 建筑结构应力、变形施工监测;
4. 结构抽芯、回弹和超声检测、结构荷载试验;
5. 工程测量、基坑监测;
6. 混凝土与钢结构检测试验;
7. 混凝土表面及内部缺陷检测;
8. 裂缝检测、沉降观测;
9. 砌体灰缝砂浆强度检测;
10. 混凝土及砌体腐蚀层厚度检测;
11. 钢筋直径、数量与锈蚀程度检测;
12. 混凝土后锚固件或节点抗拔和抗剪性检测;
13. 各种结构的载荷试验。
二、检测与鉴定
1. 混凝土类材料(混凝土试块和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砂浆试块抗压强度)试验;
2. 钢筋及接头(钢筋原材和焊接接头、钢筋后锚固件)力学工艺性能试验;
3. 混凝土结构检测: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回弹法检测强度、钢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4. 砌体结构检测:原位轴压法检测砌体强度、砌筑砂浆回弹法检测强度。
三、改造与加固
1. 智能改造设计;
2. 增层改造设计;
3. 灾害鉴定与加固;
4. 抗震鉴定与加固